【山东金融人】银行招聘中,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,其核心都是对考生知识、能力、素质的了解,最终选择与考生所报考岗位要求相匹配的人。面试更倾向于了解应试者的品德、职业素质、临场应变、言语表达与举止仪表等,对人的测评更加全面、立体。因此,面试往往显得更为重要,甚至有些时候会成为致胜的关键环节。
但是,虽然很多应试者对面试也倾注了很多心血,做了大量准备,但在正式的面试考场上,“失意者”不在少数。结合中公教育多年的银行面试实战,我们总结发现,银行面试环节“失意”,大多在于应试者对面试认识不足,抓不到重点,方法不得当,容易踩到面试“雷区”进入“误区”。
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备考银行面试,小编将结合考生容易踩到的“雷区”和“误区”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,尽量给各位备考的小伙伴带来实质性的帮助,实现考生的“金融人”梦想。
1.银行面试常见“雷区”分析
【雷区一】举止仪表不规范,职业感欠缺。
着装上,“西装配牛仔”,不伦不类;妆容上,“浓眉艳抹”,过分修饰;举止上,“我行我素”,缺乏规矩。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,价值观也日益多元化,人们对好与坏、美与丑的评价也在发生变化,但因此就认为银行面试不注重举止仪表或者可以想当然地“打扮”自己,还是不妥的,毕竟作为重要的金融服务行业,得体的举止仪表是专业素养的一部分。
因此,考生还是要向职业人看齐,在外在上更符合考官审美,符合岗位要求,需要着装规范,更符合“银行人”气质;需要妆容整洁,淡妆打扮更显自然本色;需要举止大方,得体礼貌才能表现自信。
【雷区二】缺乏基本的礼仪素养,盛气凌人。
面试中,部分考生与考官的交流感不强,没有很好地与考官进行互动,如眼神交流不足、语气生硬;还有些考生在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中,对小组成员特别是持反对意见的小组成员不礼貌,体现出“不屑一顾”的表情 面试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“考生与考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”,如果考生与考官的交流仅仅停留在答题内容上,未免会拉开双方的距离,彼此的体验感都不好;如果考生与竞争者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在“竞争者”的基础上,那小组讨论气氛必然会很尴尬,现场火药味十足,不能很好地完成小组讨论的目标。
因此,考生要懂得与考官的交流,在题目作答时,要语速适中,抑扬顿挫,同时多与考场内的考官进行眼神交流,体现亲和力;考生要友好地对待竞争者,要以小组讨论的目标为指引,在沟通、协作中去发表自身观点,不能带有歧视或者任何的人身攻击,展现较高素养。
2.银行面试常见“误区”分析
【误区一】认为答案内容越丰富越好。
部分考生为了刻意展示自己的“实力”,认为答得越多越好,导致答案内容冗长、重点不突出、脱离题干,甚至出现被考官叫停的尴尬局面。因此,作答要立足题干,言简意赅,详略得当,且懂得“察言观色”--当考官已经比较疲惫、不够耐心之时,懂得见好就收。
【误区二】为了迎合考官,故意编造答案内容。
很多考生认为面试时选择最优秀的人,导致在回答题目时刻意美化自己。实际上,优秀的前提是“合适”。一味地拼凑自己的优势,甚至造假,不仅有违诚信,很容易被经验丰富的考官“识破”,也容易用力过猛,赘述很多并不符合本岗位的“优势”。
此外,银行面试中的考官可以随机“追问”,如果考生的答案内容引起考官的怀疑,考官会进行各种各样的追问,此时考生很容易暴露。一旦被发现造假,面试必然不会通过,所以考生千万不能“冒险”。考生还是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回答问题,在准确理解题目的基础上,挖掘自身与岗位要求最匹配的优势,真诚、自然、生动地向考官展现自己符合岗位要求的因素即可。如,考生报考柜员岗位,虽然不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,但可以回避自己沟通能力的弱项,重点介绍自己耐心的性格、认真的工作态度、良好的学习能力、较强的执行能力等。
总而言之,面试的本质归根结底是选择与岗位需要最匹配的人。因此,考生要充分理解这一本质,在举止仪表、言谈、答案内容等方面都要体现针对性,唯有如此才能轻松上岸。